LEE Kian Seng  李健省

我家

摘自Sin Chew Jit Poh, Malaysia 星洲日报1996年10月13日

星期天周刊  星期天主角  专访:吴爱丽 摄影:申瑞鸣  

(注:专访里的的一部份

李健省和李正子 

艺术路上双人行 

李健省以高水准的作品,多元媒介的深厚造诣作品,在大马及国际艺坛引起了连连的赞叹与惊叹。他卓越的艺术才华获得国家与国际的认同。 

以《Sunny Boy》及《我的日记》系列作品享誉艺坛的李正子,在今年内连续举行两次个展我的日记系列之三(1985- 1988)与之四(1989-1993),在艺坛引起了不小的涟漪与回响……   

他们的家 

在他们的家,完全是以大马华人的价值观来教养孩子,华语和英语是家里通用语言,完全不讲日语。大女儿李慧玲念国中,还是雪州的游泳选手,小女儿李慧莲念花小五年级,从血缘性与地缘性来看她们都是道道地地的大马人。 

李健省说:我们的家庭政策是以马来西亚意识为基础,在文化上认同双脚不踏两船是我家的左右铭。正子的新生活实践、艺术上的奋斗、生活起居,也证实了我家的这个理念。 

两个女儿的学业成绩都很不错,她们在父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也尽情享受着艺术创作的乐趣,并把艺术上的创意心智用在学习新事物上。所以李健省认为:正确及科学的艺术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一环,将决定新生代的文化素养与学习能力。 

他们一家人周末假期的活动就是到巴生的各个角落去写生,妈妈在写生,女儿画画,爸爸在一旁忙着拍照,一家子沉浸在艺术的天地里。 

最近李正子以自制的竹笔来作画,两个女儿也有样学样自己做根竹笔来画画。一家人对此新发明爱不释手,一直在使用它、实验它,就好象孩子得到新玩具一般兴奋。 

大马孕育了她的艺术生命 

李健省在《重新探索李正子》一文里指出她嫁来大马,是一项心里上的[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她以清纯的心,努力学习,新生的信念代替了记忆的包袱,并潇洒地结束了日本情意结。随着生活的实践,很舒服地适应了大马的朴素生活――人情、多元文化、大自然。轻而易举的把生疏的文化习俗,顷刻间化为乐观、充实和幸福的感觉、泉源与原动力。艺术生涯的开始,令她领悟到积极生活所包含的神秘力量与潜在空间;同时也找到了人类的灵魂――自尊,并有了对幸福的理想。  

李正子也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日子,我十分感谢新祖国马来西亚给我那么美好的空间,让我自由的创作,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的梦想与生命的真意。……   

李正子的宝藏

影响李正子的艺术思想很深的是她的家庭环境--著名的艺术家丈夫李健省和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   

另记

这对夫妻在艺术道路上互相扶持,结伴同行。但在处理我的日记系列展览时,李健省以更严谨的规格和文字来探索、分析李正子的画作。他们抱着严肃而认真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艺术创作。他们坚言,创作出好的作品就是对人类有所贡献,对一切艺术上的穿凿附会和老套决不妥协。

 ---------------

摘自China Press Malaysia 中国报   

1998年5月10日(金装星期日D3)报导:杨舒彦   图片:李正子提供

   

李正子:动物写生教育人生  

母亲也要学到老(母亲节特辑)

  我想,这个节日主要提醒母亲们时时充实自己,使自己身心不凋萎,并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不知是谁将一本[日记]搁在桌面,顺手翻阅,顿时内心世界充满了喜悦……  

这就是女画家李正子画册[我的日记]的魅力。  

看过画册之后,你会发觉这世界原来可以这样的[善与美],透过她灵巧的笔触,画出动物灵性的一面,另外,还有初为人母的喜悦。  

初为人母生理上的变化影响着正子。就像她画册上所提到的这番话:[孩子为出世时,我整个脑子里充满了幻想和想象;在幻觉里,太阳、月亮,都是飘浮在宇宙,没有地心吸力。红椅能够腾空飞起来,杯子与油灯都能起舞在半空中,接着是辣椒……等。]  

[我的日记]系列首创始于一九八五年,接着,在相隔五年后,她再推出第二本画册,以相同的名称,还是以动物为题材,她说:[我通过动物表达我对生灵的爱心。]  

从少女到母亲的转变,她觉得这是人生的自然循环,没有什么分别。从东瀛远嫁到大马,不知不觉中,她在这里生活了廿六年,今年已要五十出头的她,活得像道道地地得马来西亚人。

趁母亲节的来临,问及她的母亲,她的回答淡淡如水:我与母亲的思维、文化与生活完全不同,有天渊之别。她是典型的日本人,而我选择自己是有马来西亚文化的马来西亚人。

岁月是青春的刽子手,没有留下殷红的血斑,却刻意地遣落下雪白的发丝,李正子额前的白发,是日思夜敲艺术灵感的代价。所幸的是,上天赐予她两位乖巧听话的女儿,十六岁的李慧玲及十二岁的李慧莲。

母亲节,对一个从来没有庆祝这个节日的李正子而言,却有另外一个比送礼物更有意义的想法,她认为这个节日主要是提醒天下的母亲要时时充实自己,并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李正子的原名是小林正子,不过,自从孩子出世之后,她就弃用[小林]的姓氏,而冠用了她丈夫李健省的[李]姓氏。嫁入李家之后,她有双重职业。(一)家庭主妇,(二)画家。

感受自然界生态  

由于李爸爸及李妈妈都是画家,因此孩子的幼年时期,经常都是一家大小出外写生。李健省是本地著名画家,在外写生的时候,他不是两个孩子的美术老师,而只是捧着相机拍照,而正子就坐在孩子身边写生,孩子早已看惯妈妈的这个习惯,所以在耳濡目染之下,自己也忙着[涂鸦]。

在孩子的同年时期,动物园是他们经常溜达的地方,主要的是作母亲的对动物群的爱戴及自然生态的兴趣,加上这会帮助孩子的创意及对环境的认知,所以[我的日记]都是坐在在动物园所得到的灵感。

唯一不同的是,正子不是传统的动物画家,她随着生命旅途与艺术知觉,把真实的 动物形象化后,再具体的表达自己心里对自然界生态的感受。因此,画册出现了:披着美丽彩虹布匹的犀牛、舰队般的蜻蜓、堂皇缤纷的甘榜家畜,她笔下的动物,都多了一分尊贵的气质。  

有希望孩子将来成龙成凤吗?[名利是不能强求,虚荣的生活不会带给人充实,目前最好稳固学习的基础,将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

正子的观察力非常敏锐,对身旁发生的事物都不会掉以轻心,尤其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生活频率逐渐加快的年代,她发现现代的父母也应该努力学习,才不会落伍及被不良文化所蒙蔽,免得时下的青少年好象[煮青蛙]似的,被这些不良文化逐渐逐渐侵蚀。  

[我们常与孩子一起学习新的事物,并分享经验,{共同学习}是李家的教育,父母与孩子共同创作生活,时时制造自我教育的机会,让孩子能在身心平衡的情况下成长。]

历史意识是教育重要一环,历史使你明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协助掌握未来的方向,尤其是离现在不是很久的亚洲历史,还有马来西亚被蝗军侵占是民不聊生的残酷事实,因为历史会以不相同形式重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致理名言。  

  入乡随俗  华语半桶水

个子娇小的正子,非常有自我的主见,离开了自己的祖国之后,干脆解开日本情意结的绳子,完完全全以大马华人的文化与价值观来领导孩子。孩子一出世后,她与丈夫就不以日语交谈,她这个母亲以身作则,开始学讲华语,她那不常用的英语,也派上用场了,成为全家的沟通语言。

迄今,正子的华语还是讲得半桶水,同时也可以操上几口福建话。记得她上一次学懂的话就是福建话的[吃饭]的[吃],因为她的家婆一直叫她吃饭。除了这些,她也学了些马来话,所谓入乡随俗嘛。

最欣赏[我的日记]的画面,是动物爸妈带着孩子出走……。换到现实的镜头,正子的孩子一天一天的成长,这个带着孩子出走的母亲,终有一天也要把脚步停下来,但是,她的休息,无疑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正子说:[我的作品,也是我的日子],她画画动力是发自最原始的直觉 ---喜悦 .[我的日记]接下来的创作仍然叫做[我的日记]。纵然日子已不再少女,但其艺术意境却保持着一颗少女的情怀……

-----------

 

source: 东方日报Oriental Daily News 2004 / 09 / 13  

生于1948 (1947) 年的李健省先生(Lee Kian Seng),童年家境不好;甚至曾经因此多次受辱。裤子过短,罚站一个钟头;迟交学费,逐出课室。他独自背着书包慢慢走着回家,不料却渐渐走出了自己的天地:

 不论是革新的绘画、完美的雕塑、完美的蜡染、感性的染色、和平的T恤、哲学的石版画或是三次元装置的艺术李先生都得过且过许多国际上大奖,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这一切的卓越出众多元媒体创作,如果还不够吓人;惊人的是还有国外报告认可他所开拓的“领域至少领先日本16-17年”。installation art有以名之以前,难怪林碧颜律师(P.G.Lim)要毫不犹豫地指正他才是progenitor or father of installation art in Malaysia

早在1977年,李前辈已经以宇宙之观,处理“铁锤与铁钉”系列,展示了当代人性深处的心灵与感觉,妙趣横溢地表现现代人里的各种心态。这个信息曾经震撼我国艺坛。

 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共有八件的这一系列作品,借出给国家艺术馆之后,其中两件居然离奇地不翼而飞。等到追查下去,其中一幅又突然出现在国家艺术馆的储藏室里。如此奇案由来何故,还真费煞思量。

 91日晚上,在《静中听雷》、《我只想说真话》和《旧政权·新政府》的新书推介礼上,终于见到李健省先生,很想问他那剩下的一幅作品后来是否有迹可查;却不及详谈,他已转到了门外,说:“我要抽根烟。”

 那个新任的卫生部长如果人在在场,会不会大声呼喝tak nak tak nak一番?

 作者为工大城市规划硕士,从事地理讯息的评论人,最新著作为 <有点异见>、另编有<射鱼英雄传><一思不挂>二书。

------------------------------------------------------------------------

  中国报精选副刊 1988年10月6日 星期日 节录自 黄雪虹专访李健省

李健省对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得的很多,不记得的却更多更多。或许是因为不愉快的事情太多了,他不愿也不想刻意去记起,所以便都望了。 

"我的童年并不很愉快"

再怎么不愉快,也总有令人怀念与难忘的时候。李健省年少时是个顽皮的孩子,那些顽皮事迹在他身上留下了累累的伤痕。 

小孩子容易崇拜别人,常常爱模仿心目中的偶像。李健省那时候十分爱慕泰山英雄的形象,羡慕这位大英雄从高处跳下时,竟能平安无事。一日,他效仿泰山凌空跌下的姿态,从一辆停这着的货车跳下,结果被地上的碎玻璃割伤,流了好多血。 

"那疤痕到现在还在。",他笑着说。

顽皮的孩子总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冒险故事,李健省记得有一次自己还差一点溺水而死。

"我与一班朋友去游泳……" 不知天高地厚的他,以为每一个人皆像小鸭一般入水能游,便兴致勃勃地往水里跳――岂料,这一跳几乎要了他地小命。"幸好其他人把我救了上来。"

把乖学生当坏学生
 

年幼时,李健省家境一直不好,因为家里芒的五个孩子都是男孩,都不能避免地要帮妈妈做家务,尤其李健省是家中的老二,洗衣、扫地更是小小就会的。

 "第一次帮妈妈洗衣服是在五岁的时候。" 他回忆说。 

母亲一旁看他用力擦,小小的手虽未能把衣服擦洗干净,但见儿子年纪小小已懂得孝顺,不觉感到安慰。

"
我们五兄弟向来都是自己收拾房间,各自洗自己的衣服、鞋子。"

贫穷未必是耻辱。李健省还在念小学时,常常到码头去做搬运工作,以赚取丁点的零用钱,他自知不像其他家境宽裕的同学,可以安安稳稳躲在家里,不管外头是否正吹着风、下着雨 。

他不曾埋怨,"那段日子我学到很多东西,也体会生活中的苦与乐。" 

唯一叫他感到耻辱的,是学校老师对他鄙夷。当年才不过十岁,因为迟交学费,被老师逐出课室,他背着书包慢慢走回家去,虽觉不平,却无可奈何,只好把这事放在心里,一直到现在。

"念初中的时候,因为裤子过短,被老师罚站一个钟头。" 而且被冠上坏学生的"名衔"。李健省错在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让他裁制一件新的裤子。
如果说贫穷是一种遗憾的话,李健省唯一的憾事是身为师长的,竟然如此市侩。

所以他一直很努力,就算老师们对他的画毫不欣赏,他也不在意,自愿自地的把感情发泄在画纸上。少年的他并没有想到,不久之后,竟会成为大马画坛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