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副刊.文:叶鳯玲China Press,Malaysia.January 31,2004

李慧玲
李慧蓮姐妹花藝路同行
 

 

當同齡的女生還在父母「供書教學」的庇佑之下,本地年輕艺术家李慧玲及李慧蓮兩姐妹,卻早已獲得獎學金到紐約、新加坡讀書。雖然她們隻身在異鄉求學,但是卻不感寂寞,因為心裡滿載著家人的精神支持,還有自幼便與她們作伴的繪畫藝術!  

出生于文藝家庭的慧玲與慧蓮感情十分親密,雖然兩人因為求學而暫時各居一方,但是一見到面,兩人的話題聊也聊不完,仿佛時間從來沒有將她們隔開過。她們異口同聲表示,能夠獲得獎學金是很幸運的事,同時亦可減輕父母的負擔,而繪畫,不只是上天賜予她們的禮物,也是她們共同的話題。

「藝術是我一生都喜歡做的東西,也是生活中的快樂,我已經決定在多元創作領域發展。」廿一歲的慧玲已決定自己的人生路向,相較于她的篤定,妹妹慧蓮則希望再探索人生的其他可能性:「我在新加坡所唸的課程包括物理、艺术选修、數學、經濟,目前還不知道以后會往哪方面發展。」但是,不管未來路向如何,繪畫帶給慧蓮的美好經歷,是她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  

對妹妹,慧玲是疼惜有加的:「她小我三歲,雖然她學畫的經歷比我淺,但是技巧卻比我當年出道的時候來得更好,她很強,讓我很害怕。」才剛說完,兩姐妹又咭咭地笑。  

慧玲表示,慧蓮的畫結構、紋理詳細,用色鮮艷,雖然是2D,但是看起來很豐富、很有動力。「跟妹妹不同的是,我現在的畫比較注重在概念、構思。」

 聽到姐姐的讚美,慧蓮開始有點羞澀,但是要她評姐姐的畫,她側頭想了一想,說:「她的畫有流動的感覺,就好像她在畫裡面走動般,隨時把她看到的展現在觀畫的人的眼前,但是觀畫的人卻看不到她的走動。」她很努力的表達出姐姐的畫帶給她的感覺,才剛說完,慧玲補述一句:「她的便利是可以從我的錯誤中避免犯錯,不用捱那么多苦,哈哈! 」

在美國讀書已三年的慧玲,對美國人看待藝術的態度頗生敬意。她發現,美國人視藝術為可生存的專業:「他們尊敬藝術家是基于人道主義,他們也相信創意藝術可以表現出宇宙的真相以及人類的真心。」  

慧玲也認為,創意藝術與科學是相互配合的,而不是兩個分歧。她在美國見過的畫家,不只是繪畫精湛,科學基礎與理論也很強,而曾經有一位藝術家的話讓她印象深刻:藝術家要有科學家的想法,而科學家要有藝術家的想法。

「藝術與科學是共體的,只是有人把它們分開來,變成不正常了。我認為要當畫家或藝術家,要有很強的文學及科學知識。」于是,平日的她大量閱讀文學作品、詩詞,以其豐富自己的內在修養。

 單靠靈感難成畫     生活取經驗  

李慧玲與李慧蓮對繪畫的實踐,不是靠靈感,而是從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累積經驗。她們說,靈感是稍縱即逝的,無法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如果單靠靈感,也許許久都無法畫出一幅畫,所以我們是從生活中細積經驗。」 

慧蓮在作畫時喜歡對著帆布把當下的感覺畫下來,只要開始了第一筆,她就會在當天完成:「因為當時的感覺一過去了就不一樣了,所以我都會在當天完成(户外写生),不會延擱至第二天。」完成過后,若發現有未盡人意之處,她只是加多一、兩筆的補修,不喜做大幅度的增刪,因為她想留住當下的感覺。

 而慧玲則喜歡拍照、閱讀文學作品(博物馆的)畫廊觀畫來尋找繪畫的構思,特別是當她到了美國留學,由于美國是藝術的前線,讓她有一種走入新天地之感:「尤其是去年,我的表現方法開始有很大的轉變,我不只是畫畫,也開始做多媒體裝置藝術、雕塑、聲音採集等,三個月前我買了一架混音機械,嘗試做一些聲音的實驗。」

靈魂找到出口處  

心情化圖像  

談到第一次作畫,兩姐妹搖頭,「沒有印象,只知道家裡的儲藏室藏有一大堆我們小時候的畫作。」當別的孩子以洋娃娃、家家酒度過他們的童年,李家兩個女兒的「玩伴」卻是繪畫;當別的孩子長大了,童年的種種只剩回憶,李慧玲與李慧蓮的童年玩伴──繪畫,卻仍伴在她們左右。

她們習慣了把情緒與繪畫分享,心情的好壞都付諸在畫紙、畫布上。「每個人發洩情緒的方法不一樣,有人透過書寫散文、詩句,而畫畫不只是我的宣洩方式,也是我舒張靈魂的出口。」情緒是無形的心理變化活動,把無形的東西轉換成有形的圖象,在此過程中,慧玲的壞情緒便被稀釋掉了。

慧蓮雖然不像慧玲般,把文藝當成終生事業,但是她對繪畫的熱誠並沒有因此減退,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她畫筆下的主角,包括攬鏡自畫:「看著鏡子畫自己比看照片更有感覺。」她是幸運的,每當覺得自己畫得不夠好、有壓力的時候,可以向姐姐詢疑、解惑。

姐姐李慧玲(前)與妹妹李慧蓮雖遠隔重洋各自身處異鄉留學,但在精神上,兩人卻是相互扶持的,千山萬水阻隔不了姐妹情深。

(图)慧蓮筆下的新加坡河。